【抗战丹心】五台山僧人抗战记188金宝博官方网站- 188金宝博APP- 在线娱乐:袈裟裹战甲 佛门护中华
2025-07-01188金宝博,金宝博,188金宝博体育,188金宝博官方网站,188金宝博app下载,金宝博体育,金宝博网站,金宝博链接,188金宝博网址,188金宝博黑款,金宝博入口,金宝博登录,体育投注,足球投注1945年8月15日,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投降,中国人民迎来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。抗日战争的胜利,是中华民族在铁蹄践踏中挺起脊梁的觉醒之战,是亿万儿女以血肉之躯筑就钢铁长城的尊严之战,更是一部民族精神的熔铸史。在这场关乎文明存续的生死较量中,山西五台山僧侣与中华大地千万军民并肩而战,以禅杖为旗、袈裟作甲,在太行山脉的烽火硝烟中写下“我等出家不出国,保不住国家,佛教寺庙何存,抗日救国,僧众有责”的壮烈篇章。
“佛教救国同盟会”成立后,将五台山18至35岁的四百多青年僧人组织起来,分批轮流参加了抗日救亡集训班。占三分之一的青年僧人经过集训,树立了爱国保庙的思想,积极站岗放哨,有的还加入自卫队、武工队、区小队等抗日组织。1938年秋至1939年春,有百余名僧人参加了八路军,其中包括30多名藏传佛教僧人。他们被编入晋察冀二分区四团,人称“僧人连”。他们的抉择,打破了“出家人不问世事”的刻板印象,证明信仰与爱国从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。爱国,是最坚定的信仰。
在金阁寺的晨钟暮鼓中,曾走出一位身高1米85的魁梧僧人——慈荫法师。他本是五台山寺院中潜心修行的弟子,却在日军铁蹄踏破山门时,毅然脱下僧袍,扛起钢枪。1938年,慈荫率百余名僧人队员配合八路军,在五台山金岗岭、蛇沟梁一带设伏。他们利用有利地形,滚落巨石砸向日军,用步枪、手榴弹向敌投射,无处可躲的日军丢盔弃甲。在这场战斗中,僧人们的袈裟早已被硝烟熏黑,但他们的眼神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坚定。这种决绝,让日军惊觉,佛门清净地,竟藏着“最锋利的刀锋”。
1938年8月,日军在显通寺搜出“佛教救国会”印章,捆绑住持然宇及5名抗日工作人员。生死关头,精通蒙语和日语的席增阁挺身而出。他向日军队长合十行礼,用日语说道:“寺院和尚本是信佛教徒,与日本佛教徒一样,只念阿弥陀佛,不参与政事……”当日军质疑被抓的“外籍人”身份时,他又巧妙解释:“从梵仙山寺庙抓来的外籍人,都是来五台山朝仙拜佛的,只因兵荒马乱无法回去。他们不是八路干部,也不该问斩……”最终,他以五台山佛教圣地的历史为盾,以“寺院修缮不可杀生害命”的教义为矛,说服日军队长放人。这场没有硝烟的较量,展现了僧侣们以智慧守护同胞的勇气。
在民族存亡之际,五台山僧人在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,毅然走出山门,坚信“正义之火终将焚尽侵略阴霾,信仰之光终将穿透战乱迷雾”,积极投入反对日本侵略战争的革命洪流,成为我国宗教界参与抗敌斗争的一面光辉旗帜。在五台山僧人与当地各族群众的支持帮助下,八路军在五台山建立了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。党中央赞誉“晋察冀边区是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”。毛主席也向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发出了“从建立山西的五台山到建立全中国的五台山,争取最后的胜利”的伟大号召。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,终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。
如今,五台山的晨钟依旧,但那段烽火岁月早已镌刻进民族的记忆。五台山僧人抗日的事迹告诉我们:真正的信仰,从不是逃避现实的避风港,而是直面苦难的勇气;真正的爱国,亦非空洞的口号,而是用生命践行的誓言。真正的护法,是护山河无恙;终极的大悲,是救众生离苦。当我们在和平年代回望这段历史,更应铭记,家国情怀从来都是流淌在每个中国人血脉中的精神基因;伟大抗战精神将激励所有中华儿女,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“四万万人齐蹈厉,同心同德一戎衣”。(中国西藏网 文/多吉)